《设计素描》创新思维的培养

承蒙系里领导抬爱,让我参加这次的教学交流会,说句实话,我本人是新老师,刚刚走入教室队伍,对于教学经验可以说刚刚开始积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但既然给了我这次机会,如果我讲的内容大家感觉还成,就勉为其难算作经验之谈,如果讲的不好那就当做反面教材吧。

一个民族需要创新意识,一个学习艺术的人更需要创新思维,往小处说,创新思维能让一个人年轻有活力,说大了创新思维将引领时代潮流,搞艺术的尤其要有创新思维,以后的艺术工作者更要有创新思维,那么针对我的设计素描课程,我说说我是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

设计素描课程我上过两次,两个班级。一个是展示设计专业,一个是视觉传达专业,无论是哪个专业,他们的共性都是搞视觉,都是靠专业吃饭的,那么艺术设计人的共同特性和特点,就是把自己个性和创新思想发挥到最大化,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设计素描课程主要针对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教学,谈到基础课,大家就会理解为解决基础问题,解决技法问题,在我看来并非仅仅如此,我认为设计素描课程恰恰是设计思维形成初期的引路人、方向标,文章的引言等。如何做好这个引言呢?就是对旧学科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对新学科知识的批判吸收。如今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叫出书热,但并不是每一个写书人的作品都是好的或者说有用的,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多的文学作品是盲从的产物。艺术最最忌讳盲从。在教学上,尤其作为艺术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的内容就是杜绝盲从,让他们认识到原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从而自主学习。就如何在设计素描进行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我谈以下四点内容:

一、鼓励学生对技法和材料的多重探索

10级新生视觉传达2班,我第一天给他们上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在画画时候都普遍有高考模式化的阴影在里面,写实功底还算过得去,但是我第二次上课发现这些同学画画的时候都是用铅笔去画,没有人尝试其它材料绘画,于是我给这些学生讲了很多考前艺术教育的弊端,并切实要求他们尝试各种绘画材料,并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表现绘画内容的材料来大胆绘画和创作。另外我还建议他们对画面的某一个物象进行多种表达,争取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塑造物象,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原创意识。

二、对设计素描中发散思维源动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都认为素描只能用铅笔去画黑白灰关系,苏式素描给我们造成的影响非常的大。我给他们介绍欧美国家对素描的理解和中国当代艺术也逐渐打破了学科和学科的界限,更多的是材料的融合,综合绘画材料并用。并给他们放了些图片,如某些著名大师的作品,增加他们的认知度和见识,告诉他们不是那么局限的认定素描就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学生听了之后才敢于大胆的表现,让他们感受这些材料最终出现的效果的不同,放开手脚去无所顾及的画画后,才更能把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渴望创造的源动力激发出来,能更快的进入到角色中。

三、对大师作品和设计潮流的理解

一味的探索尝试后,学生长时间继续会感觉很疲惫,思维和学识上跟不上需求,自己尝试得到的一些图画自己都说不出是什么,怎么办?给他们播放一些大师的作品,并讲解他们是在如何的情况下创作的,并一定要和设计潮流联系,如现在的设计风潮是简约主义,在某个时刻又是什么形式。在那些国家应用不同的设计潮流等等。并要求他们对设计历史有个大体的了解,查阅某些著名设计大师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形式并最好在一起讨论。

四、文化积淀对设计素描的潜在作用

艺术的包容性,画功在画外,艺术设计就是多学科的融合,要想做好真正的设计人,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作为基础教学的设计素描同样也存在着学生个人文化水平对其绘画内容和形式的影响。一个学生的学识积淀非常具有潜在作用,它能决定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所以我时常要求学生多涉猎各类知识。如果我们只为了设计素描而设计素描的话就会陷入僵局,我们可以从其他画种里吸收造型元素,如我们可以看着油画作品临摹出素描作品,也可以看看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在画素描静物时候如何表现等。

五、适当的施压与鼓励往往比单纯说教重要

不能对学生讲过多的理论知识,有很多时候他们还是不能够全面的理解,怎么办?让他们完成课上练习的同时,课下画小稿,每天两张,让他们尝试技法,练习构成关系,很多同学刚开始根本不会画,就想着去搜集资料,或者问我一些问题,恰恰就是这样的过程让他们自主学习,并能时刻想着思考,他们很多的不会画的同学,就是临摹,临摹过后,我再根据他们小稿子里某些相对较成熟的画面,多做几张练习,形成系列,就是这样渐渐的多数同学走上了自主研究创新的设计思维上来,很多的设计小稿作品是我所不及。

小贴士:老师不只是一个教育者,同时也是倾听者,经常听听学生对小稿子的看法,或者一些不成形的想法,多听听他对画面的理解和处理,并根据他们所想要追求的感觉做相应的调整,因势利导,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去引导学生在设计素描课上创新思维的培养的主要经验。

最后感谢艺术系基础教研室张亮老师、荆川老师、石思貌老师、戴崇武老师、杨玉权老师、李柏春老师在教育教法和对学生管理上的点拨。谢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艺术系  张春磊

                                                            2011.1.5